2023年下半场已在路上,但是从各国经济指标来看,经济状况这首曲子并不美妙。单看亚洲:
01 韩国
韩国一直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国家。出口贸易占韩国经济总量的50%以上。但是进入2023之后,这是“金丝雀”的状态却不太好。
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韩国7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16.5%,至503.3亿美元,为连续第十个月下滑,并创下自2020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。
8月21日,韩国关税厅发布了一项数据,韩国8月前20天出口额为278.56亿美元,同比下降16.5%;进口额为314.21亿美元,同比下降27.9%。今年以来累计贸易逆差为284.04亿美元。
除了出口,制造业运营状况的持续低迷也是韩国经济风险中的关键因素。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日前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6月,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降至47.8,虽然7月回升至49.4,但仍然连续第13个月处于荣枯线50以下,这也是该项调查自2004年4月开始统计以来,持续萎缩时间最长的一次。
目前,海外投资银行对韩国经济普遍持悲观态度。
此外,韩国国内经济领域的房地产,韩国房价,也是韩国民众和中国网民关心和热议的话题。
崩盘、噩梦、跌穿、过山车……等形容韩国楼市的词汇频频出现。不过韩国经济的增长并不寄托在房地产上,所以也就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救市。
反而出口贸易的下滑,成为全球贸易低迷拖累经济增长的最新迹象。
02 日本
日本经济复苏面临的阻力同样不小,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相关数据,7月份出口额首次下降,日本7月份录得贸易逆差787亿日元,而6月份为顺差430亿日元,
7月日本对美国实现贸易顺差8,450亿日元,同比增长65%,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。
对欧盟贸易逆差为207亿日元,连续12个月出现逆差。
在中日贸易方面,日方上述数据显示,7月日本对华出口下降13.4%,为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,汽车、芯片和芯片零部件的发货量下降了两位数。
由于多个重要海外市场的需求下滑,日本出口两年多来首次下降,显示经济复苏面临阻力。
03 中国东莞
再把视线转向国内,2023年上半年,广东省GDP增长5.0%,21个地级市有11个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,而东莞增速位居全省倒数第一,就算是倒数第二的肇庆增速也接近东莞的2倍。也就是说,东莞的经济增长速度,不只是倒数第一,而且与倒数第二的差距很大,是典型的“拖后腿”城市。为什么增长强劲的东莞,会突然失速?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东莞的制造业与出口密切相关,是典型的“世界工厂”。
2023年,世界经济继续消化美联储加息带来的需求萎缩,全球外贸形势相当严峻。年初开始我们的出口就已经在加速下滑,到7月份同比下降14.5% ,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,这直接影响到了东莞的制造业和经济增长。
越来越多的经济风险信号,其实根源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,那就是美联储的加息和保持高利率的货币政策。
美联储加息和降息是美国央行的主要金融调节手段,就是通过调高或调低市场上的利率,来影响到钱的多少和流动性,进而影响经济。
一方面,美联储加息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强劲,对全球经济增长有正面的拉动作用,也有利于缓解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压力;
另一方面,美联储加息也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收紧,美元汇率走强,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和挑战,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。
只要是身处美元经济系统中的国家和经济体,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产生的冲击,都无法避免,
这一轮博弈,台面上最大的两个主角,一个就是全球经济秩序的霸权主导美国,另一个,就是我们的祖国,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。
越来越多的信号和表现,其实都在指向这一轮全球经济博弈,已经走向了一个敏感关键的临界状态了。鹿死谁手,尚在两说。
但是当下可以确定的是,在鹿还没死透以前,全球经济风险和矛盾持续酝酿,体感艰难,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现实。
由于中国楼市对于外部资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,因此美国加息可能会对中国楼市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。一旦资本外流加剧,可能会导致中国楼市资金链断裂,导致房价下跌,市场信心受到冲击,从而引发楼市泡沫破裂。
虽然美元加息会引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,从而降低中国楼市购买力。但是由于楼市需求与购买力密切相关,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下行趋势,消费者的购买力可能会受到压制,从而减少对楼市的需求。这将导致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疲软,楼市销售额和房价出现下滑。但是最近国内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出台,降息、降准政策加上各大城市的地方调控,楼市渐渐呈现出了复苏的迹象,并且利空出尽,楼市成交量正慢慢企稳。